一、概 述
电力系统正向着大电网高可靠性、高自动化水平的方向迅猛发展。对电网运行自动化、智能化的监控水平已成为国内外高度重视的
关键问题。随着社会用电量的日益增加,承载着大电量输送任务的高压电气设备如变压器、互感器、高压开关柜、刀闸等的电力负载也
在迅速增加。电网中众多高压电气设备本身和设备之间的连接点是电力输送最薄弱环节,这个薄弱环节的实质问题就是联接点发热。随
着负荷的增大,导致连接点发热并形成恶性循环:温升、膨胀、收缩、氧化,电阻增大、再度升温直至酿成事故。因此,电力系统不惜
人力、财力,采取多种措施监测高压连接点的温升。据国家电力安全事故通报统计,我国每年仅发生在电站的电力事故40%是由高压电
气设备过热所致。因此监测高压连接点温升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国内对电气设备高压连接点的温升测量普遍使用的方法为示温蜡片或定期用红外测温仪逐点测温。示温蜡片显然落后,而用红
外测温仪逐点测温的方法又必须避开太阳光的背景干扰,一般需在夜间或阴雨天到现场实测,测量误差较大,且需大量人力物力。而这
种方法也只能定期巡测,周期较长,因漏检而发生故障的机率非常大。目前更新换代后的手车开关柜内部的断路器、刀闸和动静触头等
设备的位置隐蔽,红外测温仪已无法进行人工巡查测温。又考虑到故障从发热到发生事故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完全能做到及早发现异常
进行预防,减少或杜绝电力事故的发生。因此对运行高压电气设备温度实时在线监测势在必行。
本系统前端采用无线光电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快捷方便地安装在高压带电体被测接点上,准确地跟踪发热接点的温度变化;
利用射频技术传递温度信息,实现了采集器和被采集点等电位,安全可靠。本产品的机柜终端可准确地报告运行中所有被测高压设备易
发热部件温升,为设备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安装在监控中心的温度监测运行软件功能强大,系统数据库通过人机界面将地理
分布图、接点温度运行参数、预告警信息、历史参数等通过图形、表格、曲线、棒图等形式直观显示,为决策层提供最直接可靠的数据
依据,消除隐患、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
本系统不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示温蜡片、红外测温相比,还体现了本产品系统具有测温精度高、响应速度快、体积小、
易安装、实时在线,抗干扰性强等优点,是传统测温方式的一次革命。
二、系统功能
·感应充电:可对电池充电,避免了因为电池耗尽造成的误测量,同时减少了因更换电池造成的麻烦
·信号可以穿透金属机柜:采用双向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金属机柜内安装不需要布线,信号可以穿透金属机柜传输,距离在20m以上,
室外型传输距离达到200m
·测温精度高:温度检测精度误差在±0.5℃,比其它检测方式精度更高
·绝缘性能好:无线传输不需要布线,安装时只需要装在节点上,由于体积很小几乎不需要绝缘距离,故具有很好的绝缘性能
·监控范围广:适用于110KV以下的所有电路节点
·在线检测:在线实时检测,随时提供节点温度数据
·高温报警:当温度超过预设定温度,即时发出报警信号
·多节点监控:每台采集器可以同时监控255个节点的温度情况
·转发功能:室外型具有转发功能,检测温度的同时还可以转发附近温度传感器的信号,方便组网应用
三、技术参数
A.室内型:
·测温范围:-30~+125℃ 精度:±0.5℃
·使用寿命:5年以上
·监测方式:可自设置整点报温,亦可随时巡查,可自设置上报时间,每20秒测温一次,温度变化超过0.5℃即上报。
·使用环境:室内,湿度小于85%
·电压等级:小于或等于110KV
·体积:75×70×25mm
·通讯距离:20m
B.室外型:
·最高接点温度可设置:-30~+125℃ 精度:±0.5℃
·最高耐温:触点150℃不会损坏
·使用寿命:5年以上
·监测方式:可自设置整点报温,亦可随时巡查,可自设置上报时间,每20秒测温一次,温度变化超过0.5℃即上报。
·使用环境:室外、防水、防雾、防高温
·电压等级:小于或等于110KV
·体积:75×70×25mm
·通讯距离:200m